修建性詳細規劃與規劃設計方案的區別

1、修建性詳細規劃與規劃設計方案是不是一樣的?
2、修建性詳細規劃與規劃設計方案到底哪個在先?
3、修建性詳細規劃與規劃設計方案的設計深度哪個更深入?
首先這2個肯定是不一樣。
先后關系在注冊城市規劃師考試教材之《城市規劃實務》的80頁第一段中有詳細講述,規劃設計方案在修建性詳細規劃之后,但是很多地方為了提高效率,所以省去修建性詳細規劃階段,直接做規劃設計方案,只有比較復雜或重要的地段才必須先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并經人民政府或規劃局批準后再進行規劃設計方案設計。
此外,大家覺得有2個概念是不是弄錯了,即規劃設計方案與建筑工程方案設計,看看各類教材中都是混用的,再去看看、《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08版),結合實際工作,規劃博客認為這個是一碼事吧!
所以修建性詳細規劃與規劃設計方案的最大的區別在于設計文件編制深度,具體如下:
一、 修建性詳細規劃設計文件內容和深度。
修建性詳細規劃設計文件應根據《規劃條件通知書》進行編制,設計文件包括說明書和設計圖紙兩部分。
(一) 設計說明書:
1、現狀條件分析;
2、規劃原則和總體構思;
3、用地布局;
4、空間組織和景觀特色要求;
5、道路和綠地系統規劃;
6、各項專業工程規劃及管網綜合;
7、豎向規劃;
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一般應包括以下各項:
1)、總用地面積;
2)、總建筑面積;
3)、住宅建筑總面積;
4)、容積率;
5)、建筑密度;
6)、總戶數、保障性住房戶數及每戶建筑面積、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積所占總建筑面積比例;
7)、綠地率。
9、工程量及投資估算。
(二) 設計圖紙:
1、區域位置圖(可附在用地現狀圖上)。
2、用地現狀圖
3、總平面規劃圖
4、道路及豎向規劃圖
5、綠化規劃圖
6、綜合管線規劃圖
7、日照分析圖
8、居住小區規劃附戶型平面圖
9、反映建筑群體形態、環境、視覺等空間效果和四鄰關系的鳥瞰圖。
二、 建筑方案設計文件內容和深度。
建筑方案設計文件應根據《規劃條件通知書》或已經市政府審批的規劃方案進行編制,包括設計說明書、設計圖紙、透視圖等三部分。
(一) 、設計說明書:
闡述總體方案構思意圖,附有技術經濟指標(包括總用地面積,總建筑面積,建筑占地面積、層數、高度,建筑容積率、綠地率等)。說明方案設計的條件、構思、特點和主要內容。分析方案利弊,對建筑與周圍環境的相互關系、建
筑空間處理、立面造型、結構選型、建筑節能、投資情況等進行說明。
(二) 、設計圖紙:
1、區域位置圖(要求同詳細規劃設計);
2、用地現狀圖(要求同詳細規劃設計);
3、總平面圖(要求同詳細規劃設計);
4、各層平面圖;
1)、標明圖紙要素,如圖名、指北針、比例尺、圖簽等;
2)、圖紙比例一般為1/100、1/150、1/200、1/300等(圖紙幅面規格不宜超過2種),制圖單位為毫米;
3)、圖紙應清晰、完整反映以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