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密度定義中的建筑占地面積

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經濟性的主要指標之一,也叫作建筑覆蓋率。計算公式:
建筑密度=建筑物占地面積÷項目總用地面積×100%
建筑占地面積有幾種計算方式:
1 、建筑占地的地下(埋在地中)看不見部份,
2、豎直墻的外圍地面肉眼看見部份,
3、整個建筑物豎直向地面投影范圍部份。
到目前為止,到底采用那種方案較為實用,較為真實地在實際中運用,在學術界引起爭議,在民間也引岀不少答案,變成持久性爭議的話題。
一般來說,采用整個建筑物豎直向地面投影范圍部份的計算方式比較通俗。
但是一般為了考慮降低建筑密度,一些規劃師還是按照首層建筑占地面積來計算,這樣飄窗凸窗等可以不計入占地面積。
有一個案例,大家給點意見:
有一個加油站的罩棚,水平投影是15*15的,其柱子只有2根,柱子間距8米,那么這個建筑占地面積如何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