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城市規劃與管理
作 者: 王慶?!≈?出 版 社: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9-1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十六章,其中,第一部分一至四章為城市發展的基本理論;第二部分五至六章為城市規劃的基本內容和城市規劃各專項規劃內容等城市規劃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第三部分七至九章為城市
中央商務區(CBD)規劃等目前我國城市規劃與建設方面的關鍵性問題的內容;第四部分十至十三章為城市規劃體系、城市規劃的編制審批、城市規劃的管理和實施等基本和常用的
城市規劃理論知識的論述;第五部分十四至十六章為建設生態宜居城市,堅持科學發展觀與城市的
可持續發展及21世紀現代化城市發展預測和城市規劃研究中需要把握的發展戰略、注意問題、理論創新等方面的內容。本書文字通俗易懂、易找、易記,并和文字內容相對應增配了大量的圖表。
作者簡介
王慶海,男,1960年11月生,漢族,河南湯陰縣人。1978年9月參加工作,1980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管理學博士?,F任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兼任鄭東新區管委會主任。
著有《城市規劃與管理》、《現代城市規劃與管理(第二版)》、《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與管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并分別在《當代經濟》和《公路交通科技》等專業核心期刊發表“新城區路網建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和“基于成本效益均衡的路網容量擴張問題”等多篇學術論文。
目錄
序
第一章 城市和城市規劃基本概念
第一節 城市概述
一、城市概念
二、城市的特征
三、城市的設置標準
四、城市的類型
五、城市建成區
六、城市規劃區
第二節 城市規劃概述
一、城市規劃概念
二、城市性質
三、城市規模
四、
城市總體規劃
五、城市詳細規劃
六、城市功能分區
七、城市用地規劃
八、城市工業區規劃
九、城市道路交通規劃
十、區域規劃
十一、城鎮體系規劃
十二、國土規劃
十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十四、江河流域規劃
十五、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十六、城市結構規劃
十七、城市遠景規劃
十八、小城鎮規劃
十九、城市規劃的地位
二十、城市規劃的作用
第三節 城市規劃與其他相關規劃和相關部門的關系
一、城市規劃與區域規劃的關系
二、城市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關系
三、城市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關系
四、城市規劃與城市
環境保護規劃的關系
五、
城市規劃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的關系
第二章 城市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城市的形成和發展
一、人類勞動大分工和生產力水平提高導致城市的出現
二、工業化和科技革命是城市發展的根本動力
三、經濟能量的集聚與擴散和經濟增長中心的轉移是城市形成與發展的基礎
四、世界上最早的城市
五、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城市
六、中國控史上城市形成的原因和分類
第二節 城市發展的階段特征
一、古代城市的發展和特征
二、近現代的城市發展和特征
三、近現代城市的發展階段劃分
四、未來城市的發展趨勢
五、城市發展的一般規律
第三節 城市化與城市現代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
二、城市化的進程與特點
三、城市化發展的一般規律
四、城市化進程與經濟發展
五、城市化進程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六、中國城市化進程發展的特點及預測
七、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走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八、城市現代化
第三章 現代城市規劃的主要理論
第一節 現代城市規劃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一、現代城市規劃理論的產生
二、現代城市規劃理論的時期發展
第二節 現代城市規劃理論的基本框架
一、現代城市發展的理論
二、現代城市空間理論
三、現代城市規劃方法論
第三節 現代城市規劃思想的演變和主要成果
一、雅典憲章
二、馬丘比丘憲章
三、華沙宣言
四、環境與發展宣言和21世紀議程
第四節 現代城市規劃理論的層階結構
第四章 現代城市規劃管理的新觀念
第一節 人本觀念
一、人本觀念的含義
二、人本觀念的重要性
……
第四章 現代城市規劃管理的新觀念
第五章 現代城市規劃的基本內容
第六章 城市居住區規劃
第七章 城市中央商務區(CBD)規劃
第八章 城市景觀與城市設計
第九章 城市新區的開發建設與規劃控制
第十章 城市規劃體系
第十一章 現代城市規劃的編制與審批
第十二章 城市規劃的管理
第十三章 城市規劃的實施
第十四章 建設生態宜居城市
第十五章 堅持科學的發展觀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第十六章 21世紀城市規劃總體思路與戰略重點
附錄一 建設部
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
附錄二 部分樣表
附錄三 中國城市發展基本統計圖(1949-2005年)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隨著城市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問題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在當前這個大時代背景下,如何科學合理地對城市進行規劃與管理,使城市規劃與建設沿著健康有序的軌道進行,是每一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者都必須認真研究和探討的重大課題。
現代城市規劃與管理(第二版)是一本具有系統性、通俗性、實用性、前瞻性、創新性的專業介紹這方面的專業書籍。
本書既適合城市政府各級主管城建的領導閱讀,也適用于城市規劃專業人士,還可作為大中專院校城市規劃專業師生的教學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