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城市互動的住區規劃設計
作 者: 楊靖,馬進 編著
出 版 社: 東南大學出版社
本書是關于研究城市住宅區規劃設計方面的專著,書中具體包括了:建立與城市互動的住區規劃、住區與城市互動的相關探索和規劃設計原則、與城市互動的住區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與城市互動的住區
公共配套設施規劃設計等內容。
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建立與城市互動的住區規劃
第一節 現實問題與原因分析
1.1
道路規劃方面
1.2 公共配套設置規劃方面
1.3 景觀空間規劃方面
第二節 住區封閉的“淵源”
2.1 “單位大院”體制
2.2 現代主義的城市功能分區
2.3 興起的物業管理模式
第三節 建設與城市互動的住區
3.1 住區與城市的關系
3.2 與城市互動的住區的優點
第二章 住區與城市互動的相關探索和規劃設計原則
第一節 相關理論回顧評論
1.1 我國住區開放與封閉的歷史演進
1.2 國外有關住區理論綜述
第二節 以萬科為例談對住區與城市的互動關系的探索
2.1 開放住區的初次嘗試——上海萬科城市花園
2.2 對人廳開放的住區——深圳萬科四季花城
2.3 被動開放與積極應對的住區——上海萬科假日風景
2.4 主動開放的住區——武漢萬科城市花園等項目
第三節 住區與城市互動的規劃設計原則
3.1 道路交通規劃設計原則
3.2
公建配套規劃設計原則
3.3 景觀空間規劃設計原則
3.4 住區結構與管理規劃設計原則
第三章 與城市互動的住區道路交通規劃設計
第一節 “居住環境區”理論與住區道路設置
1.1 “居住環境區”的提出
1.2 影響合理“居住環境區”規模的因素
1.3 將“居住環境區”之間的道路設計為城市支路
第二節 建立街道生活(城市氛圍的重要承載體)
2.1 “生活次街”的提出
2.2 “生活次街”的塑造手段
2.3 “生活次街”上人與車的關系
2.4 “生活次街”的道路設計技術要求
第三節 與公共交通系統的結合
3.1 引入公交汽車的住區規劃
3.2 捷運住區規劃
第四章 與城市互動的住區公共配套設施規劃設計
第一節 引入中心地理論與G.費德分級構成理論的概念
第二節 住區中的商業設施配置
2.1 住區商業的“新分級”與購物周期
2.2 從城市的角度考慮不同商業種類的規劃
2.3 應對住區商業的生長性與城市的復雜性
2.4 從城市競爭的角度選取開發及物業管理方式
2.5 不同的住區商業形態與城市互動方式
第三節 教育設施的規劃設計
3.1“誰開發.誰配套”的方式應變革
3.2 教育設施的規模和服務半徑如何與城市互動
3.3 教育設施的位置如何與城市互動
第五章 與城市互動的住區景觀空間規劃設計
第一節 住區景觀空間與城市的橫向互動
1.1 制定相應的規劃管理機制
1.2 住區中的景觀空間與城市共享
第二節 住區景觀空間與城市的縱向互動
2.1 對城市自然環境加以保護與利用
2.2 對地段景觀文化資源的挖掘和傳承
第六章 與城市互動的住區結構與管理模式
第一節 管理結構——雙級結構與新三級結構
1.1 從交通的角度,考慮雙級結構
1.2 從對
空間尺度認知能力及鄰里關系的角度,考慮雙級結構
1.3 從公建設施的配置,考慮新三級結構
第二節 相應的管理模式
2.1 住區物業管理模式的沿革
2.2 與開放式住區相應的物業管理模式
2.3 物管的物質形態表現
2.4 公共投入與物業成本
第三節 開放式住區的物業管理實例分析
3.1 實例一:大連城市花園
3.2 實例二:中山城市風景花園
第七章 結語——若干實例
第一節 南京“蔚藍之都”住宅區
第二節 西安“金泰·絲路花城”項目
致謝
圖片索引
注釋
主要參考文獻
書摘插圖
第三章 與城市互動的住區道路交通規劃設計
第三節 與公共交通系統的結合
3.2 捷運住區規劃
3.2.1 捷運住區及其優勢
捷運住區是與城市互動的一種重要的住區形式。作為高效率的城市運輸體系,地鐵線路的設置與
城市人口的分布和主要流向是直接聯系的。在城市飛速發展的今天。在倫敦、巴黎、紐約、東京、洛杉磯等世界各個發達的大城市都致力于如何將軌道交通與
城市發展聯系起來。國內外已經提出了捷運住區的概念。捷運住區一詞來自英文詞匯transit village和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是指在城市建立快速運輸體系的同時,沿著該系統進行土地的綜合開發而形成的以快速運輸體系為主要交通工具的住區。
捷運住區的核心部分是圍繞車站的緊湊而且具有綜合用途的住區,居住者是大量利用
快速交通系統、少量利用私人交通工具的群體。這種住區由車站大約向外延伸1/4英里,步行約5分鐘。住區的中心由車站和環繞車站的
公共設施組成,它具有交通性質以外的社會和商業的價值。在步行路兩側的沿街建筑的底層都設置商業和服務設施,建筑的高度和材質以及立面處理富于變化,從而提高步行者良好的心理感受?!昂笮】稻幼〗ㄖc環境”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的科技課題,是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居住模式的有關研究。其中的《城郊快速交通站點居住區模式探討》一文中,探討了適合中國城郊的一種居住模式:以快速大站交通連接郊區與市區。在步行500米半徑范圍內布置中高密度住宅區,離站點半徑500米至1千米范圍內布置中密度住宅區,以距站點1千米半徑范圍作為
城市郊區的基本單元,使城市郊區的多數居民沿快速交通線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