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的城市規劃與居民自豪感(轉)
?
比如哥倫比亞的首都波哥大,這個城市擁有700萬人口,位于一個以毒品販子出名的國家,恐怖主義猖獗,貧富分化嚴重,居民都討厭這個城市,移民到這個城市好幾代了居然都不愿意承認他們來自波哥大——可以說,這是一個沒有自尊的城市,一國之都做到這樣也算失敗了。1998年,一位英俊和善的新市長上任了,他就是Enrique Pe?alosa。波哥大的歷任市長有搞大項目的傳統,不過這位曾經游學美國和歐洲、求學期間甚至端過盤子的新市長想法很有點反精英:他要建設一座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
?
這個目標聽上去好像有點不言自明,可認真想想,我們有多少城市都偏離了這個目標??!有些城市并非宜居之地,反而成了展示政績工程的馬戲團,釀成的環境、經濟、文化的苦果只有居民來承擔。當然理想從來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Enrique Pe?alosa要從何下手呢?他瞄準了兩項大工程:公園建設與公共交通系統改造。
?
波哥大極度擁擠的公交車在Enrique Pe?alosa上任以前由黑幫把持,非法駕駛給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危險。他上任后,先將公交公司收為政府掌控,統一企業形象,統一路線,在公路中央辟出了兩條的雙向公交專用路,乘客通過過街天橋在路中間上車。這個公交系統有一個響亮的名字:Transmillenio,譯作“新千年交通”,這是一個很有遠見與眼界的名字,象征著城市的脫胎換骨,與舊系統的徹底脫離,是重塑城市形象的重要而極有創意的一步。
?
城市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然而Enrique Pe?alosa放棄了建造上億的高架橋的工程,而鋪設了一條17公里長的自行車道兼公園。他說:“波哥大只有少數人擁有汽車,在我看來,首先要解決的不是那些人的出行問題,而是要滿足大多數市民與社區的需要?!贝俗孕熊嚬珗@和芝加哥的湖邊小徑一樣,主要目的是為市民提供休閑鍛煉的場所。然而,公園往往還有另一個神奇的效果:圍繞著公園,人們形成了更親密的鄰里關系,產生了互相監督,而使周邊犯罪率大大降低!更有趣的是,汽車只能在公園以外的泥路上行駛!人與汽車,誰更重要,豈不是一目了然了?
?
當然Enrique Pe?alosa的改革遭遇了很多非議,波哥大也遠遠不是一個模范城市,但他們創造性的改造了城市的硬環境,從而影響了軟環境,發人深思啊。
來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ba277e0100bzo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