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設計之總體規劃教學大綱
一、課程性質與目的
城市規劃設計(五)為城市總體規劃(以下稱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規劃專業的主要課程設計,也是理論聯系實踐的重要環節。本課程為專業特色課程。本課程的目的為:通過對此課程的實踐和教學,培養學生認識、分析、研究城市問題的能力,掌握協調和綜合處理城市問題的規劃方法,并且學會以物質形態規劃為核心的具體操作城市總體規劃編制過程的能力,基本具備城市總體規劃工作階段所需的調查分析能力、綜合規劃能力、綜合表達能力。
二、課程基本要求
本課程結合實踐性規劃項目組織施教。課程教學的內容和要求可根據實際和虛擬的工程項目來擬定。所選項目要體現城市總體規劃任務的性質,規模和深度要適當,要使學生可在規定的教學課時內完成作業,實現教學要求。
作為教學案例的規劃項目應當根據可能條件在以下的范圍內選擇:
1.中、小城市的總體規劃編制或調整;
2.大、中城市的分區規劃編制或調整;
3.市(縣)域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其中應當包括建制鎮、縣城等城鎮或城市規劃的編制或調整;
4.其它涉及城市或分區發展目標、規模、總體布局研究的專項性規劃編制或調整的項目。
課程設計的題目原則上只能是一個,并應在上一學期末基本確定。如需修改設計題目,或因特殊情況需增加教學和設計題目,則應經教學小組討論通過,并報教學系主任同意。
三、課程基本內容
本課程的課堂教學是在現場實習教學環節的基礎上開展的(具體要求參見《城市總體規劃實習》教學大綱)。在教學過程中以個別指導和理論性授課的方式相結合;學生在完成教學課程的過程中以集體合作和個人分工負責的方式相結合。
為了實現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承擔本課程的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實踐性課題項目的過程中,要在城市總體規劃實習教學的基礎上,按以下兩個環節組織教學內容:
(一)課堂指導
1.課堂指導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是:
??? ⑴對總體規劃方案中涉及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條件的要素,如城鎮性質和發展目標、人口和用地規模、區域發展等加以論證和提出規劃設想;
??? ⑵制定總體布局方案,并進行多方案比較;
??? ⑶制定各主要專項規劃的方案;
??? ⑷提出重點地段的方案示意,或進行若干專題分析,并反饋到總體規劃方案;
??? ⑸圖紙、文字成果的整理和匯報。
2.教學要求與完成成果要求
在教學過程中,應使學生在掌握個人所負責的專項內容的同時,對集體合作的內容以其他學生負責的內容有全面的了解。
城市總體規劃設計成果要求完成內容的深度要求參照國家建設部《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實施細則》和項目所在城市及所在省的具體規定和要求,并應完成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所規定的城市總體規劃審批程序的技術專家評審。
(二)理論教學
在總體規劃課程教學過程中要輔以較有針對性的理論課教學。理論課分為基本專題和選講專題,后者可根據實際需要加以選擇增減。
1.基本專題如下:
??? ⑴城市總體規劃編制、調整的任務、主要內容和法定程序;
??? ⑵區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內容以及方法;
??? ⑶城鎮人口規模預測的方法及其應用;
??? ⑷總體規劃方案的制定和多方案比較。
2.選講專題如下:
??? ⑴城市總體規劃基礎資料調查研究的意義、內容和方法;
??? ⑵國內外城市規劃體系的介紹和評價;
??? ⑶總體規劃階段的城市設計問題;
??? ⑷城鎮歷史文化和風貌規劃;
??? ⑸綠地和生態環境系統規劃;
??? ⑹中、小城市道路交通規劃;
??? ⑺中、小城市市政公用設施規劃;
??? ⑻村鎮規劃;
??? ⑼小城市總體規劃深化的途徑(開發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
??? ⑽近期城鎮建設規劃和造價估算。
四、前修課程要求
本課程的前修課程為:“城市規劃原理”、“城市道路與交通”和“城市詳細規劃”等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課程,本課程的前修實習環節為“城市總體規劃實習”。
五、學時分配
本課程教學周數為18周,每周8學時。必要時,學期最后一周可改為課程設計周。
1.城市總體規劃方案階段
三周設計時間。課內設計二十四學時,課外設計至少二十四學時。
此階段要求每名學生完成一套規劃設計方案,包括墨線規劃總圖、結構分析、用地平衡表及簡要說明。
此階段最后一周的最后一次設計課時間安排公開講評,即檢測與考核(一)。
2.城市總體規劃方案匯總階段
三至五周設計時間。課內設計二十四至四十學時,課外設計至少二十四至四十學時。課內時間主要用于教師改圖。
此階段應完成兩至三個備選方案,達到正草圖深度。
3.與所規劃城市及其上級領導討論定方案。
一周。從所提供的兩至三個方案中確定一個深化方案。
4.城市總體規劃方案深化階段
四至六周設計時間。課內設計三十二至四十八學時,課外設計至少三十二至四十八學時。
此階段應完成報請專家評審的全套規劃方案(至少是正草圖),包括規劃文本、規劃圖和規劃說明書。
5.城市總體規劃方案專家評審
一周。
6.城市總體規劃設計成果制作階段
四周設計時間。課內設計三十二學時,課外設計至少三十二學時。
此階段最后一次課內時間安排檢測與考核(二)。
此進度安排在執行過程中,根據教學小組具體情況可作適當調整,但各小組應掌握進度,保證在一學期內完成全部教學內容。對于檢測與考核(一)、(二)的時間應及早通知教學小組組長,以利于安排。
六、檢測與考核
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過程中共安排兩次檢測和考核:
(一)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第一階段結束后,應對每個學生完成的總體規劃方案進行公開講評,地點在學院評圖大廳,由學生介紹各自方案,每組負責教師進行講評,學生完成的規劃方案應包括:城區土地使用規劃總圖、規劃結構示意圖和用地平衡表及簡要說明。方案深度應達到墨線正草圖要求,不同的土地使用應用不同顏色表示。
講評結束后,每組負責教師應將學生方案進行歸納匯總,從中確定兩至三個可以繼續發展的方案進行深化。
(二)整個課程設計完成后,由教學小組組織對各個小組的學生進行考核??己藘热莅ǎ焊鲗W生在此階段所完成的任務及其質量、學生對總體規劃各個階段的了解和對總體規劃其它內容的認識。
考核結束后,各組指導教師應將每個學生的綜合評分成績交教學小組組長。經整理后,教學小組組長應在學期結束后一周內將所有學生成績交系辦公室。
七、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1.《城市規劃原理》 李德華主編?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1年;
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3.建設部《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及《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實施細則》;
4.國標《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