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城市更新方面的提案答復

一是夯實工作基礎。堅持城市更新、體檢先行,積極組織開展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體檢試點工作,圍繞城市功能結構完善、空間品質提升、人居環境改善等方面建立體檢評估指標體系,指導試點城市開展城市自評估與第三方評估,查找城市發展存在的“病癥”,同時,組織開展工業企業用地調查和大數據分析,建立低效產業用地調查數據庫,為城市更新提供工作基礎,推動建設沒有“城市病”的城市。
二是完善配套制度。完善用地制度,對于利用閑置用房等存量房屋建設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的給予土地政策支持;探索完善城市更新用地供地政策;完善低效產業用地再開發規劃和計劃管理、建立低效產業用地再開發項目庫動態調整機制,激發各類主體參與低效產業用地再開發的積極性。注重技術支撐,組織編制,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提供支撐。差異化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理順工作機制,明確更新內容與實施計劃,探索創新適合當地特征的城市更新路徑。
三是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更新。在推進城市更新行動中,堅持和諧宜居理念,注重歷史文化遺存保護利用,不搞大拆大建,支持實施溫和漸進的“微改造”“針灸式”更新。建立五方協商平臺充分聽取民意,保留原住民和院落形態,延續傳統街巷肌理,適度植入新功能推進公共空間重構,創新實施市政“微型管廊”完善基礎配套,探索傳統與現代相融合、保護與發展相得益彰的更新路徑。保護傳承歷史文化資源,復建織補優化片區功能,“繡花管理”提升街道品質,塑造彰顯老城廂特色風貌,以街巷里弄微更新助力打造獨具魅力特征的“城市會客廳”。發揮城市設計對城市更新中古城空間品質塑造的控制作用;整合運用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以傳統建筑保護更新精品工程探索“微更新”的古城復興策略。此外,設立了歷史文化保護利用獎補資金,引導各地在城市更新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利用,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的內涵更新、文化保留和傳承。
總體來看,城市更新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推進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短板。下一步,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指示批示精神,結合您的建議,重點從以下幾方面扎實推進城市更新工作。
一是推進更新規范化。指導各地出臺城市更新實施意見,理順各有關部門的職責,明晰各環節的工作流程,推進城市更新規范化。指導制定城市更新實施計劃,明確城市更新的總體目標和主要內容。開展課題研究,推進城市更新供地方式試點與實踐探索,研究制定適用于城市更新的用地供地政策。針對城市更新過程中普遍面臨的容積率調整、現行規范不適用、公眾參與不足等問題,結合地方實踐,提煉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并爭取納入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更新相關政策,推動從國家層面完善城市更新政策機制。做好現有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工作,指導和幫助各地用好、用足政策。
二是鼓勵投資多元化。積極爭取中央資金支持,加大省級資金統籌支持力度,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創新方式方法,拓寬投融資渠道,結合稅收優惠、專項基金設立等舉措,積極引導企業、金融機構和其他社會資本參與城市更新。
三是推動管理精細化。引導各地根據保留價值、保存狀況、使用現狀等方面對既有建筑進行分類,通過維修整治、改建加建、拆除重建等“留、改、拆”模式,分類推進有機更新。指導各地以“繡花功夫”實施城市更新,注重肌理延續與文脈傳承,強化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完善,鼓勵設計師全程參與,推進城市更新精細化管理。
四是強化實施差異化。指導各地結合城市發展實際,因地制宜提出更具針對性的措施與對策,明確不同區域、不同階段的更新目標和實施計劃。鼓勵地方結合實踐,積極探索創新,提出符合城市發展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更新模式與實施路徑。
城市更新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涉及經濟、社會、歷史、規劃、建筑等多學科,我們積極歡迎各方技術力量共同參與,多角度開展研究工作,為我省城市更新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我們將繼續努力,推動城市更新工作取得新的成績,為高質量建設美麗宜居新城市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