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一單”成果落地應用案例解釋其運用機制
一、案例名稱
案例名稱:“三線一單”助力衡陽市白沙洲工業園區項目落地
應用領域: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應用層級:區縣一級
應用地點:衡陽市白沙洲工業園區
二、案例應用情況
(一)基本情況
白沙洲工業園區2006年3月建園,位于衡陽市城區南部,實際管轄區域40.37 km2,分東、南、西三個片區,其中:東片2.8km2、南片16.58km2、西片20.99km2,轄2個街道9個村(社區),常住人口2.5萬。園區先后被授予“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基地”、“湖南軍民融合產業示范基地”、“湖南兩型社會建設改革試驗區白沙示范區”、“衡陽深圳工業園”、“衡陽臺灣工業園”等金字招牌。
根據衡陽市白沙洲工業園區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湘環評[2011]151號),園區規劃產業定位以發展輸變電設備、汽車配件、電子和機電一體化設備制造等技術附加值高、經濟效益好的產業為主。十多年來,圍繞“大智造、大數據、大融合”的發展定位,形成了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汽車制造、精密模具、現代物流、新材料和軍民融合“6+1”產業發展格局。
白沙洲工業園區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改善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重點,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衡陽市人民政府于2020年12月底發布了《衡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衡環發〔2020〕09號),為進一步做好“三線一單”成果在生態環境領域的落地實施,白沙洲工業園通過“三線一單”畫框子、定規則,強化空間保護硬約束,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評估審批為抓手,通過項目與“三線一單”的符合性分析,提前明確了項目在自然保護地、環境質量、資源利用和環境風險方面與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
(二)工作路徑
1、服務關口前移,加強源頭把控
在項目選址階段,充分利用“三線一單”成果,從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環境風險防控、資源開發利用效率要求等維度對項目環境可行性進行預判。環評編制單位在編寫建設項目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時,根據相關技術導則要求,分析擬建項目或規劃與“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的相符性,分析項目擬落地或規劃所在管控單元的具體管控要求,擬建項目是否屬于禁止或限制引進類;對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評估的技術機構,評估過程中,要求重點評估擬建項目或規劃與“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否相符,并在出具的評估報告中給出明確的意見。
2、嚴格環境準入,確保環境安全
堅持從源頭上把好建設項目環境審批關,明確園區引進項目必須符合產業政策、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對高耗水、高排放、高污染的涉污企業、涉重企業堅決不予審批,確保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未增加新的污染源?!叭€一單”實施以來,一批化工、鍛造等行業10多個項目被否定。
典型案例:
富士康擬在白沙洲工業園區投資10億,新建智能手機精密機構件制造項目,為保障項目盡快落地,園區生態環境保護將其納入重點項目調度清單,派專人對項目主要工藝,各污染物產排情況進行調查,并及時通過與“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進行比對,經調查,發現該項目涉及NPET工藝,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含有重金屬鎳、鉻及六價鉻,不符合園區產業政策。園區生態環境保護立即將相關政策告知建設單位,建設單位充分理解了“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后,改變了企業的發展規劃,避免了經濟損失。園區生態環境保護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了“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維護了園區生態環境權益,保護了環境,留下了發展空間。
三、案例應用效果
通過環評文件編制單位、技術評估單位、審批部門三個層級的具體落實,白沙洲工業園區“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在具體項目建設上能得到很好貫徹實施,成功落地。
四、案例應用的啟示
“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從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環境風險防控、資源開發利用效率要求四個維度對區域空間準入提出了明確要求,有利于提高環評文件編制質量、加快技術評估和環評審批進度、提高審批效率、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下一步園區將繼續加強“三線一單”的實施應用,在各項規劃及各類建設項目中加以貫徹落實。同時加強對“三線一單”輿論宣傳,不僅將“三線一單”成果作為各級行政部門提升現代化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也要使其成為引導企業投資的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