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優化小游園建設的建議---附小游園提案議案答復

關于優化小游園建設的建議
近年來,我市圍繞“三城同創”要求,不斷推進小游園建設,為居民就近休閑賞景、游玩鍛煉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對優化市區生態環境、提升居民生活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小游園的建設也被列入2016年“為民辦實事”工程。
但是,在小游園的建設中,還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配套設置不足。部分小游園面積偏小,僅栽種了植物,健身器材、娛樂設施、座椅座位、停車場所等設備還比較缺乏或者陳舊老化,無法滿足市民的日常需求。
二是設施設計不合理。比如景觀亭鏤空設計,沒有考慮避雨功能;一些建筑材料采用木質結構,容易老化變質。
三是景觀重復,缺乏特色。很多小游園設計千篇一律、類型單一,沒有體現我市文化特色,效果不夠突出。
四是后期管養不到位。比如一些植物只顧前期種植不顧后期養護,很快枯萎病死;一些小游園衛生狀況堪憂,無人清潔等。
一、科學規劃、增加配置。
根據人口分布、地理位置等合理布局小游園。對建成面積較大的小游園增加或更新健身娛樂設施、休閑步道、停車場所等配套設置,老人、兒童經常使用的設備要更加注重安全性和人性化設計。
二、合理設計、注重節約。
在選取植物、建筑材料時注重因地制宜、環保節約。在景觀設計時注重前期調查工作,優化設計方案。施工過程中,設計人員多到施工現場,和施工方加強溝通協調,合理控制投資規模。在美化居住環境,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時體現厲行節約、便民利民的原則。
三、差異設計、體現特色。
在景觀設計中注重體現南通的文化特色,賦予小游園人文氣息。南通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文化底蘊豐厚。全市可統籌考慮,各區根據當地人文歷史、特色景觀,結合現代園林設計,充分運用造園手段、造景元素展現南通文化魅力和時代特征,形成各具特色的小游園。
四、加強管護,完善機制。
推廣綠化建管養一體化管理模式,引入績效掛鉤機制,將合作企業收益與苗木最終生長狀況直接掛鉤,促使合作企業主動加強種植和養護管理。相關主管部門加強對小游園的監督管理,對維護保養、衛生狀況等開展不定期的抽查,完善考核機制和投訴處理機制,真正做到建管結合,讓小游園成為通城百姓的“惠民工程”。
附小游園提案議案答復
您提出的《關于優化小游園建設的建議》收悉,現回復如下:
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目標,在城市框架不斷拉大的情況下,科學布局、有序推進市區公園綠地建設,以便民利民為出發點,大力推進小游園建設,目前已建成了人民東路小游園、恒盛豪庭東側小游園、城山路濱河小游園、世紀花城南側小游園等40多個精品小游園,南通城市的生態環境、城市品位和人居環境有了較大提升。
但誠如您所提,因城市人口增加迅速、老城區土地資源不足、原設計理念滯后等原因,在小游園的建設中,還存在諸如配置不均衡、特色不明顯等不足,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吸取您的建議,做好以下工作:
一、科學規劃,優化綠地空間布局
2012年,在深入調查現狀的基礎上,編制了《南通市城市小游園規劃》,近幾年來,根據此規劃,已建成40多個精品小游園,有效改善和提升了人居環境。但原規劃范圍為崇川區、港閘區部分,未涵蓋整個城區,規劃中可實施的點位于近幾年基本實施到位,其他點位因控規調整等一系列原因已不具備實施條件,根據“三城同創”工作要求,我們將對《南通市城市小游園規劃》進行調整修編,進一步擴大小游園范圍,修改及增加小游園點位,逐步均衡主城區綠地布局,在有限的空間里實現增綠擴綠。
二、精致設計,打造精品民生游園
在小游園設計中,始終立足民生,本著以人為本、綠色、文明、生態的理念,小中見大,將每一個“小”游園當作一項“大”工程來實施。
一是因地制宜,提升品味。我們堅持以綠化為主的原則,嚴格遵循生態型園林、節約型園林的理念,同時,圍繞“營造亮點,形成特色”的目標,打造海棠園、薔薇園、桃花園等各具植物主題的小游園,力求做到因地制宜、層次分明、一園一景、小中見大。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對南通歷史進行解讀,針對小游園的功能設置和項目位置,并借鑒國內外成功案例,通過小型雕塑、壁畫、匾額、楹聯等多種形式,將地域文化特征及元素植入到小游園中,讓游客游園的同時能夠感受到江海文化的特色和魅力,打造具有南通特色文化特征的公園綠地,提升城市綠地文化景觀。
二是功能復合,把周邊社會功能綜合考慮進去,在前兩年的小游園設計建設工程中,我們已在積極回應群眾訴求,如郭里頭小學南側小游園不僅建設了健身活動場地,還配套建設了公廁及擁有55個停車位的停車場,有效緩解了郭里園小學門前常年車流擁堵的問題。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考慮群眾需求,解決市民停車難、如廁難、健身難問題,讓小游園更加人性化,更富層次感,實現景觀效果和功能并重的目標。
三、精細管養,鞏固綠化建設成果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養”,如果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優良,但綠化養護管理不到位,將嚴重影響園林綠化工程景觀效果,影響工程質量。小游園建成后,我們將繼續嚴格落實長效管理,做到精管細護,指導督促養護單位完善處罰機制并加強考核力度、嚴格執行到位,根據現場氣候等條件制定養護措施,采取科學的養護方式加強園林綠化工程后期養護管理工作,確保小游園養護質量。
針對您提及的“推廣綠化建管養一體化管理模式”,城北大道兩側景觀帶(通寧大道-劉秦河)ppp工程即是參照PPP模式按照建管養一體化方式實施的一項工,該工程施工單位竣工驗收后繼續養護六年,通過竣工驗收三年后,施工單位可以根據苗木的生長情況和經營需要,在確保綠化景觀效果的前提下,按照六年后的綠化定植圖紙從綠地中抽取增植苗木出售,養護期滿6六年后,對定植的苗木,由市財政出資回購。此模式可緩解財政投資壓力,并調動施工單位積極性,我們將以此類工程為樣板,繼續積極探索。
在今后小游園規劃建設過程中,我們將繼續吸取您的建議,更加強調園林景觀與人們生活上的緊密連接,將一個個小游園建成街頭新亮點,感謝您對城市綠化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非常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2017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