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編制研究中心都是什么編制?事業?參公?公務員?
1、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根據軌道交通工可方案編制站點周邊的用地調整、交通銜接、建筑管控、環境指引這塊的規劃(可能每個城市這種規劃名稱不一樣,武漢是叫作站點綜合規劃)是由誰組織編制呢?是由誰審查,誰審批呢?如果沒有進行法定化,該如何使用呢?
答:大城市的問題請大城市的同行來交流下。。。
我估計軌道交通是交通部門牽頭,規劃部門參與,涉及到交通銜接由交通、市政和公安、規劃來對接,用地調整環境指引由規劃部門牽頭,片區和具體項目由規劃部門牽頭審查,當然也涉及到實施主體的問題。法定化的問題,應該是有一個原則,專項規劃由規劃部門牽頭,專業規劃一般由主管部門牽頭。
2、一個小學發改立項24個班,方案只做了18個班,這可以嗎?要發改變更立項?
答:立項一般只有用地和建筑面積吧
如果是從24到18,必須要發改和教育部門有個支撐材料過來,如果能形成共識,有個書面的材料就可以
規劃不管他們班級數吧,用地個建設規模與發改立項沒啥變化
3、一個老的廠區被某A整體買了,辦理了不動產證,現在申請拆掉破舊廠房,在地塊內新建廠房,報批方案依據什么來審批,產權證上沒有容積率、建筑密度等指標
答:要找到當時出讓土地的相關材料,找到原始的規劃條件,再按照規劃條件審批。
如果原來沒有,就初定一個規劃條件,然后簽訂補充合同,再審批,當然工業項目不涉及到土地出讓金補繳的問題,當要做好備案。
4、工業廠房的非生產性用房的建筑面積不能超過總建筑面積的7%有文件依據嗎?
答:是用地面積占比7%,有國土的文件,規劃博客上有非常詳細的解釋,請大家站內搜索。
里邊記得有解釋,當用地無法單獨核算的時候,可以按照建筑面積來控制
文件摘抄。。。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所占比重:項目用地范圍內行政辦公、生活服務設施占用土地面積(或分攤土地面積)占總用地面積的比例。計算公式: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辦公、生活服務設施占用土地面積÷項目總用地面積×100%
當無法單獨計算行政辦公和生活服務設施占用土地面積時,可以采用行政辦公和生活服務設施建筑面積占總建筑面積的比重計算得出的分攤土地面積代替。
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
這個是用地面積的控制,不是建筑面積的控制哦
用地面積7是國土部統一規定
建筑7是地方規定,每個地方不一樣的
5、垃圾處理廠項目沒有任何建筑需要走什么手續?是不是只辦一個工程許可就可以呢?
答:選址用地照樣走,等有了建筑物構筑物再辦工程規劃許可。
6:兩層聯排屬于別墅么?國家有沒有解釋?
答、有一些文件,規劃博客有好幾個文章,請站內搜索。
7、政府投資項目建設規??梢猿霭l改立項的規模嗎?可以超出多少?
答:這個問題規劃博客糾結過很多,有詳細的說明,大家可以自己查,結論就是不能超,不存在可以超出在10%內建筑面積的(一般理解為投資的10%),不需要變更立項的情況。如果當地發改部門認同10%,請規劃和發改部門會商形成書面無歧義的材料也是可以,反正這個鍋很嚴重,規劃管理同行不能背,有過類似案例。
8、規劃編制研究中心都是什么編制?事業?參公?公務員?
估計是公益一類
現在不知道二級單位怎么個改法
我們縣目前定的參公單位,不是很想去
編審中心還是事業
事業轉參公?
錯,公務員轉參公
聽說指數都沒有了 行政超編 事業不能轉公務員或參公
下屬事業單位保留不變
身份也不會變
全部歸自然資源 包括執法
執法沒去綜合執法局?
我們反正沒有
因為從省到市 通知下來 不準委托
本來已經移交 都重新在三定中收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