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管理交流11月26日下午
回復1:最小30米,一般按50米。
追問:每側30米,還是單側15米,兩邊合計30米?
回復2:以前鐵路的是坡腳線,好像只要10來米
回復:3:最小8米.
回復4:好像是分市中心、郊區和農村地區吧退距不一樣。
回復5:本地建筑物距離干線不小于20米,距離支線不小于15米。
問題2:現在國土有個低效率用地再開發,大家知道嗎?
回復1:可以變更工業用地性質為商業或其他用途,先編規劃,再走調規程序。
回復:2:現在我們這邊執行的工業用地調規的政策是先收儲再調規。
規劃博客上介紹浙江廣東的做法,大家可以翻一翻。
問題3:項目規劃方案已設計并審查通過,但目前用地只拿到一半,此時可以公示規劃方案嗎?政府領導要求企業盡快建設,土地部門不給出證明,現在只是要求規劃局辦理規劃工程證,已成交的一半是真的,另一半國土準備到省里去爭取指標。
回復1:土地權屬沒有確定怎么批準規劃方案?
補充:本人認為可以滴,規劃可以先行嗎。至于辦理工程規劃許可證許可證是一定要有土地權屬地。
回復2:先公示拿到土地的方案,做成兩塊地? 按照一二期來? 一期現在不是完全沒問題的嗎,二期啥時候拿地了啥時候辦。
回復3:領導同意就可以,也不犯法,只要建筑不騎在兩個地塊中間就行吧。
回復4:只辦有手續的地塊內的,出界的建筑不給辦。
追問:萬一二期地沒拿下來,規劃驗收怎么辦?
回復:按照一二期辦兩證,按工程證驗收。
回復5按規劃條件,只能先公示拿地的.。
追問:整體竣工時驗收如何能達到規劃條件的要求呢
回復:就是說先拿到的地是一個控規一個修規? 你先辦了 企業能開工? 領導那能交差? 這也完全合法。沒拿到的地那快可以先做個控詳規,上會先批了,啥時候摘牌,啥時候你再批。
回復:好多二期不建的,但你沒有責任的,控祥階段是不違法的。
回復5:其實也可以不用管它,他提供的資料必須自己保證真實,后期發現是假的,可以吊銷他的工程證。你先發了,完成領導安排的任務,后期有問題再吊銷。你也不犯法,有時候工作就得走彎路。
問題4:請問規劃條件屬于信息公開內容。依據申請公開還是主動?
回復:是的。根據當地規劃條例。
問題5:如果日照滿足要求 ,考慮視覺衛生因素 建筑間距應該按多少米控制?
回復1:滿足規劃間距的要求,看各地的城市規劃技術規定。
問題6:各地有沒有把發改、國土、規劃等規劃職能全部合并的部門?
目前在做審批局的試點。
問題7:規劃修編期間,新增用地內的項目規劃審批是否由規委會審批,還是得等總規批復后才能審批?
回復1:理論上肯定是后者。新增用地并不屬于現有規劃覆蓋范圍。
回復2:建議通過縣規委會或市規委會審議后才作為審批依據,而且應在審批時注明經規委會審議通過的,這樣規劃至少有靠墻地方,不是胡亂編造的。不是所有規劃都能當審批依據,嚴格來說必須有批文才能執行,
問題7:總規評審完了,剛剛公示,正在編制的控規和專項規劃,能評審嗎?
問題8:地下室可以超建筑控制線嗎?有什么文件規定?
回復1:有地方規定參考地方規定,一般都是不行的
回復2:建筑控制線是不可以的,地下室也是建筑啊
回復3:別說超地界了?? 正常地下也要滿足退界要求。
回復4:正常不行,但是感覺這不算什么大事,可以自由裁量一下。
回復5:地下室可以超,一般退界5米,地上退界有時候20米30米呢,不過沿地界有綠化景觀要求,要注意。
問題9:請問大家地方保障房配建怎么配建,棚戶區配保障房呢?
問題10:征地紅線要退河么?多少米?
征地是國土的事情,一般是3-5-8
規劃局只看規劃藍線。
問題11:請問一棟單體建筑分地上、地下,可分開審批嗎?
回復1:不必分開審批,但是建設工程許可證附表應該區分功能和面積。
問題12:審批工程規劃許可證,必須得有初步設計的批復嗎?
回復1: 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必須有經過審批的修建性詳細規劃或者建設工程規劃方案.
回復2:修規和方案評審修改過了,我們這里讓提供初設才給報政府審批
問題13:220kv變電站詳規審查主要依據是什么?有那些審查要點?
主要是按照環評要求控制與周邊建筑的距離,其他就是建筑立面,消防通道、立面效果,出入口等。
問題14,就是劃撥用地、出讓用地,與國土部門的銜接,是都需要出規劃設計條件?
只有出讓需出具規劃設計條件
回復1:出讓需出具規劃設計條件,劃撥規劃部門出具選址意見書。
回復2:劃撥用地先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里面就有規劃條件了,然后再劃撥土地。出讓用地是先取得土地出讓合同? 再發用地規劃許可證,所以需要先發規劃條件。